|
農業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时间:2015-11-11 從2005年到現在,中國循環經濟走過了十年。 按照2005年國務院下發的《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》的定義,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、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活動的總稱。 2006年,循環經濟首次寫入五年規劃中。當年公布的“十一五”規劃提出,發展循環經濟,堅持開發節約并重、節約優先,按照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的原則,在資源開采、生產消耗、廢物產生、消費等環節,逐步建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。 就在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后兩天,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于10月31日召開了為期兩天的“2015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”。在產業循環經濟分論壇上,國家發改委體改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楊春平指出,發展循環經濟,就是要解決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,滿足資源約束和環境質量改善的要求。 “全人類都在探索經濟社會應該如何發展,如何讓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相協調�!睏畲浩浇榻B,在探索過程中,循環經濟是最早出現、最成熟、最具操作層面的發展模式、增長方式。 那么,這種增長方式已經在中國發展了十年,在未來五年中該如何繼續? 在眾多應當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中,農業問題是最突出的。今年4月,農業部首次公開承認,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中國最大的面源污染(DiffusedPollution)產業。與點源污染相比,面源污染具有較大隨機性、不穩定性和復雜性,污染范圍更廣,農田中的泥沙、營養鹽、農藥及其它污染物,在降水或灌溉過程中,通過農田地表徑流、壤中流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,進入水體而形成面源污染。 在4月中旬召開的一次國新辦發布會上,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曾表示,中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,土壤和水體污染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日益加劇。 工礦業和城鄉生活污染向農業轉移排放,導致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下降,同時由于化肥、農藥長期過量使用,畜禽糞便、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處置,造成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。 10月,秋季秸稈焚燒再次引發公眾熱議:該如何利用農業廢棄物,才能既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,又保障農民利益? 事實上,為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,國務院曾于2013年印發《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》,提出要確立一批循環經濟典型示范工程、示范模式。 但國家農業重點科技項目組組長張利群發現,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出了問題�!爸袊呀ǔ傻囊淮笈F代農業園區中,許多不能復制、推廣,甚至不能創造本身的效應�!彼f。九億多噸秸稈中1/3被浪費,八千多萬噸廢渣污染環境,這些嚴峻的現實急需一批典型模式、典型的經驗。 對此,張利群建議,要收集總結、優選優化“不同區域、不同資源背景、不同氣候條件下,好的經驗、好的模式”,并在這些典型的模式基礎上,建立不同區域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。 例如,黑龍江尾山農場,把三十多萬畝的玉米秸稈作為燃料,向十萬平方米的小區集中供熱供氣,形成了秸稈轉化為燃燒原料的模式。而其他地方學習這種模式時,又有了新方法,直接就地取材用秸稈烘玉米,節省了大量煤炭。 “為了推進速度,能有效復制、推廣,我們應該更多地總結民間經驗,復制放大典型模式�!睆埨航ㄗh。 除此之外,礦產資源開發也是當前急需優化的產業。據國土資源部信息部統計室主任陳從喜介紹,在中國,開發礦產資源所產生的廢棄物,占整個社會廢棄物的40%-50%之間。 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,在開采技術、重大型卡礦產綜合利用、深加工、礦業裝備研發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進展,但陳從喜表示,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。 “中國礦產資源以中低貧尾礦為主,這一客觀自然因素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帶來了較大壓力�!标悘南卜治龇Q,礦業生產全流程節能降耗和資源減量化循環利用,特別是礦產環境治理和廢棄物循環還有較大發展空間。 當前,中國年排放廢石接近24億噸,尾礦8.23萬噸,煤矸石4.07億噸,“如果能減少這些,就可節約資源,減少耕地占用�!标悘南舱f。 陳從喜認為,要大力發展綠色礦業,可以從以下政策建議入手:構建有利于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,重點是做好調查評價和基礎,進行示范引領和標準規范;建立調查評價制度,強化支撐;建立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平臺;研制標準規范提供管理的依據;建立健全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。 從國土資源部角度考慮,要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機制,大力發展礦業循環經濟。一是優選配置資源,做得好的企業可獲得礦產優先申請權;二是優先保障礦產用地,允許綠色礦產建設等領域的先行先試;另外設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技改專項資金;優先配置生產指標;最后是對于主要礦產開采回采率、綜合利用率和執行率,礦區環境保護與治理,應用技術等指標考核不達標進行整改,整改不達標的企業記錄信用檔案。 財政部和發改委則需要配合深化稅制改革,完善經濟調節機制。具體來說包括,構建反應資源級差和儲量消耗的稅費體系,完善稅費的減免優惠政策,利用稅收杠桿調整結構。 對于存在底數不清、利用不暢、監管不力等問題的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,環保部固管中心副處長溫雪峰表示,需要改變過去的管制模式,向服務模式轉變�;诖�,需要修訂完善部級法及相關法規制度,修訂名錄,加快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修訂。 溫雪峰還表示,信息化的手段可實現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。在國家推薦互聯網+行動的同時,環保部也要建立圍繞危險服務、廢舊資源的回收體系,包括在廢物在線交易平臺有所作為,使企業感受到便利,環保部的管理也將隨之高效,最終實現環境效益最大化。 |